
「壓力胖」並非壓力本身導致肥胖,而是壓力引發情緒性進食、活動量下降、皮質醇升高,造成熱量過剩、減脂困難。蒼藍鴿醫師提醒,關鍵在於熱量平衡與生活節奏管理。與其怪罪壓力,不如改善作息與飲食、維持規律運動習慣,才能達到理想體態。
「最近壓力好大,開始變胖了…」
「是不是壓力讓我一直想吃甜食?」
「壓力胖」一直是減重門診中常見的疑問,很多人認為只要壓力大,體重就會自然上升。但蒼嵐健康美學診所院長蒼藍鴿(吳其穎醫師)提醒,這樣的說法過於簡化,忽略了真正影響體重的核心機制。
皮質醇真的讓人變壓力胖?不是所有人都一樣!
在生理上,壓力會促使腎上腺分泌皮質醇(Cortisol),這是一種與應激反應有關的荷爾蒙:
- 部分人對皮質醇敏感,可能出現食慾上升、偏好高熱量食物的情形。
- 但也有不少人壓力大反而沒食慾,甚至會因忙碌而錯過用餐,導致「壓力瘦」。
若壓力真會直接導致肥胖,那麼加護病房的患者、或是戰爭、飢荒地區的人體重應該會節節攀升,但事實恰恰相反。
蒼藍鴿醫師強調:「壓力不是導致肥胖的主因,熱量失衡才是關鍵。」
關鍵仍在「熱量赤字」:吃太多、動太少才會胖
無論是壓力、荷爾蒙還是飲食型態,最終都會回歸一個核心問題:
❝ 你的熱量有沒有達到赤字? ❞
- 每日攝取熱量 > 消耗熱量 → 體重上升
- 每日攝取熱量 < 消耗熱量 → 體重下降
就算壓力讓人吃進更多、不想運動,導致熱量過剩,也還是「熱量盈餘」的結果,而不是壓力本身直接造成。再更進一步來說,壓力的確會讓「減脂」變得更困難些,但並不會直接導致體重暴增。
蒼藍鴿醫師建議:與其害怕壓力胖,不如優化生活節奏
面對壓力大、生活混亂的時期,與其歸咎「壓力胖」,更應該:
- 留意自己是否因此情緒性進食
- 評估是否缺乏規律運動
- 避免熬夜與暴飲暴食,建立基本節律
蒼藍鴿提醒:「壓力本身不是敵人,關鍵是你怎麼因應壓力、是否能守住熱量管理原則。」
蒼嵐健康美學診所:結合醫療與生活型態管理
專業減重診所的體態管理方案,除了基本的醫療評估與藥物輔助,更包含生活調整的策略設計:
- InBody 肌肉脂肪分析:了解內臟脂肪等級、肌肉量與基礎代謝
- 腹部超音波檢測:了解脂肪肝分級
- 動脈硬化檢測:了解血管健康程度
- 血液檢查:肝腎功能、代謝指標、胰島素阻抗等完整評估,也可搭配壓力賀爾蒙檢測
- 營養師飲食策略規劃+一對一回診追蹤
- 醫師一對一追蹤,確認減重減脂成效
- 必要時搭配音波/電波等非侵入式療程,提升身形與膚況
科學的減重方式,能讓你在促進健康的同時,也達成理想體態與容貌。